九江视角下的数字化校园与师范大学融合发展研究
背倚庐山、襟带长江的九江,自古便是文化交融与教育传承的重镇。在"长江经济带"与"数字中国"战略交汇的当下,本地高校的数字化转型呈现出独特的地域基因。九江的师范类院校依托千年书院文脉,将"山水育人"理念注入数字化校园构建,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还原白鹿洞书院讲学场景,让师范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教育本源,这种"数字为表、人文为核"的探索,为师范类院校的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。
师范教育与数字技术的双向赋能实践
九江师范类院校紧扣"师范性"与"地域性"双主线,打造特色鲜明的数字化育人体系:
智慧教学场景再造:基于庐山植物多样性数据库开发的STEAM课程设计平台,引导师范生创作本土化跨学科教案
教育资源共享网络:联动鄱阳湖生态保护区中小学,搭建城乡教育数字共同体,师范生可远程参与乡村学校"双师课堂"
文化传承数字创新:运用三维建模技术复原浔阳江头古码头场景,开发《诗词里的九江》AR教学资源库
校城融合发展的九江模式
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背景下,九江师范类院校将数字化校园作为城市文化新基建的有机组成: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校园文旅微枢纽,实现"校园数字展厅-庐山智慧景区-九江城市云平台"的三级跳;与本地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发"数字师徒"系统,使师范生成为传统文化活态传播的新媒介。这种"以校融城、以城哺校"的实践,正在重塑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范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