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职工管理

宜春市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案例——锂电新能源产业区院校的专项管理

在江西宜春这片锂电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热土上,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区域产业升级正形成深度共振。为精准对接锂电产业链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,当地院校率先启动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专项建设,探索出一条教育管理与产业需求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。

宜春

紧扣产业需求,构建动态管理生态

宜春作为全国锂电新能源产业核心集聚区,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持续升级。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围绕“锂电材料研发”“电池智能制造”等特色专业方向,构建教师能力画像库,实现教学经验、科研方向、企业实践经历等信息的智能匹配。通过动态追踪教师专业成长轨迹,系统为院校优化师资结构、开展定向培训提供数据支撑,助力打造与产业技术前沿接轨的“双师型”队伍。

深化产教融合,激活校企协同动能

系统特别增设“校企协作模块”,打通院校与宁德时代、明冠新材等龙头企业的信息壁垒。教师可实时获取行业技术标准更新、企业攻关课题清单,企业技术骨干也能通过平台参与院校课程设计。这种双向互动机制,使教学内容始终与锂电产业技术变革同频,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注入数字化活力。

校企合作

服务区域发展,释放教育资源势能

系统深度融入宜春“亚洲锂都”建设战略,通过智能分析教师团队的科研成果转化数据,辅助教育部门制定锂电领域人才培育专项计划。各院校可依托系统数据共享功能,跨校组建锂电技术攻关联合教研组,推动区域内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,形成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集群优势。

该系统的落地运行,标志着宜春教育信息化建设从“基础管理”向“战略赋能”的跨越。通过精准锚定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,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正成为区域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重要纽带,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“教育+”解决方案。

合肥自友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