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职工管理

保定市教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——职业教育试点院校的校企双元管理创新

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,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,保定市立足区域产业特色与职教资源优势,创新推出教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,聚焦校企双元管理模式升级,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。

保定

一、立足保定产业需求,构建职教管理新范式

保定作为京津冀先进制造产业带重要节点城市,职业教育需紧密对接新能源、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。教工管理系统通过整合院校与企业双向需求,搭建校企双元管理平台,实现教工岗位职责、教学标准与企业技术动态的无缝衔接。例如,针对长城汽车、英利集团等本地龙头企业技术迭代需求,系统支持校企联合制定师资能力画像,精准匹配企业导师入校授课与院校教师驻企实践。

教工管理系统

二、系统核心功能:破解校企协同痛点

  1. 双元档案管理模块

    打通院校人事档案与企业人才库数据壁垒,实现教师“院校-企业”双重角色信息动态更新。通过智能标签分类,快速识别教师技术专长与企业项目需求关联性,解决企业导师调度难、院校教师实践资源分散等问题。

  2. 产教任务协同模块

    依托保定职教园区“一校一企”结对机制,支持校企联合发布技术攻关、课程开发任务。系统内置任务优先级算法,结合教师专长自动推荐参与人选,提升产教融合项目落地效率。

  3. 质量动态监测模块

    引入企业技术标准与院校教学标准双维度评价体系,实时监测校企合作课程实施效果。通过异常预警功能,协助院校动态调整教学方案,避免教学内容与产业实际脱节。

教师人事管理

三、地域特色赋能,打造职教管理“保定样本”

教工管理系统深度融入保定历史文化名城基因,设置“工匠精神传承”特色评价指标,将保定老字号技艺传承、本土企业技术革新案例融入师资培养体系。同时,结合雄安新区建设需求,预留跨区域校企协作接口,助力保定职教资源辐射京津冀产业圈。

教师管理功能

四、实施路径:稳扎稳打,分步落地

首阶段在保定市3所省级“双高”院校试点,联合本地行业协会共建管理标准;次阶段扩展至先进制造、现代服务业领域10家重点企业,形成可复制的校企数据互通模式;最终覆盖全市23所职业院校,构建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职教管理生态。

教职工管理

本方案以“轻量化改造、精准化服务”为原则,避免大规模硬件投入,通过现有教务系统接口嵌入双元管理功能模块,降低院校与企业接入门槛。

合肥自友科技